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于10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是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相应地改变。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党中央”),每一届任期5年。在全国代表大会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的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5年以上的党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起草工作是党的十九大筹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起草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报告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参加,在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审议报告稿。 报告起草工作始终是同调查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共中央组织了59家单位就21个重点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报告起草组组成9个调研组,分赴16个省区市进行实地调研,还就一些问题请有关部门、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这些调研成果为报告起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年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深刻阐述,强调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报告起草工作始终贯穿着民主精神、充分听取了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为起草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共中央专门下发通知,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党的十九大议题的意见。报告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党的十八大代表和十九大代表,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的党员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军队各大单位党委负责人,都参加了讨论,征求意见人数共4700余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6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还听取了部分老同志的意见。中共中央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许多意见都得到了采纳。10月9日,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同意将报告提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10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稿、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稿,决定正式提交党的十九大审查。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