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培育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在“12.4”法制宣传日来领之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与郑州高新区法院,联合举行了“模拟法庭”法制实践教育活动。同学们在办公室主任任先国和学科教学教研室主任杨宪民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参观和模拟交流活动。 12月2日下午2时许,一进入法院大门,一种肃穆庄严感悠然而生,在象征公平、正义的神兽——獬豸(又称“四不像”)雕像下,工作人员给大家讲授了“神兽决狱”故事、法的字源及其法治内涵;聆听了代表司法公正的法徽的内涵;领会了“至公、正己、恪职、惟民”的院训;参观了专门服务律师的“律岛”和干警备警区。 下午15时许,在三楼具有直播功能的多媒体审判庭,随着书记员核验双方当事人身份的开始,同学们着法官袍、书记员装、法警服等制服依次进入模拟角色,模拟审判活动正式开始。本次审理的案件是一起离婚纠纷案件,诉讼过程共分为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合议庭评议、公布判决几个阶段。由于活动筹划周密,人员分工合理,参与人员能深入挖掘案情,庭审当事人双方辩论激烈,双方重视证据,合理援引法律规范,法官居中调查,查明事实真相,最后公正裁判。 在模拟审判结束后,高新区法院资深法官彭磊庭长,对活动进行了专业点评,对同学们的表现予以肯定,也提出切中问题、具有实战性的提升改进建议。还对当事人的身份核对、诉讼角色的地位和职能、庭审焦点的提炼、证据质证、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判决文语言规范化等问题给大家予以讲解,使大家对法庭审判有了更全面、立体的认识。这些知识和经验,无疑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难以学到的。 在回程的大巴车上,同学们热烈讨论今天的“法律之旅”。及时的总结,是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18时许,夜幕降临,周末的校园静谧而祥和,一下大巴车,所有诉讼当事人,齐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办公室,每一位角色扮演者,分别对参与活动的经验和遗憾进行了总结与分享,同学也希望有机会更多地了解诉讼活动,将课堂理论学习与法治实践有效对接,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做好中国法治实现的践行者。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